国家工业软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会筹备会成功举办 二维码
9
发表时间:2024-06-21 11:16 6月20日,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国家工业软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理事会筹备会在深圳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60多家高校院所、工业企业、工业软件企业组成的首批成员单位代表共同探讨共同体章程机制、工业软件行业的产教融合与发展路径。 会议现场
大会由华为工业软件与工业云CTO/华为云工业软件云总经理丘水平开场致辞。国内工业软件生态规模与国外差距甚大,其中人才生态壁垒尤其难破。他表示“共同体作为突破人才壁垒的关键,想要做好有三步:第一是定战略,短期把见效快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核心;第二是拉队伍,就是理事会的筹备和建立,定好骨架再号召全国8000多所院校参与;第三是做产品,课程、实习实训基地等都是为了产出工业软件学生及人才。”产教融合将通过企业和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解决行业人才紧缺问题。 华为工业软件与工业云CTO/华为云工业软件云总经理丘水平
随后,由共同体筹备组组长、广东省数字化学会秘书长胡伟之汇报共同体筹备小组工作情况,并引导与会人员参与共同体章程、轮值理事长制度、会费管理办法与候选理事单位推举名单的审议和表决。 共同体筹备组组长、广东省数字化学会秘书长胡伟之
会议现场通过举手表决形式最终推选出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和成都工业学院担任共同体轮值理事长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担任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工业软件与工业云CTO/华为云工业软件云总经理丘水平担任共同体秘书长。并通过在线投票形式推选出副理事长单位和理事单位申请资格名单。 紧接着,在场各高校院所和企业代表对工业软件人才培养及共同体工作规划发言献策。其中,共同体牵头单位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校长张钦宇表示“中国教育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慢慢回归到了本源上来,我们要面向真正的问题,面向真正需求来培养真正的人才。真正的人才是一定要和产业、应用和需求相结合的,哈工大深圳一直践行此理念。”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校长张钦宇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晖分享了他在产教融合工作经验中的感触,“共同体的诞生得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在华为云的领导下,我们视图去解决工业软件应用型人才的“四无”问题(无可学之课程、无可用之教材、无善教之老师、无实践之环境),深信息作为共同体牵头单位之一,愿意与共同体成员一起凝心聚力,把资源更好地分享出来。”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晖
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党委书记李石槟分享华工在工业软件发展的一些思考,他表示,“华南理工大学以工见长,因此工业软件是必须要做的任务,必须要做的使命。但目前高校老师做工业软件方向的并不多,希望企业能助推项目引导老师往工业软件方向发展,从而带领学生去做相关的课题,人才培养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党委书记李石槟
成都工业学院副院长/博士李晓钰分享成都工业学院在工业软件方面工作开展情况,“初步考虑把计算机学院、电子学院、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联合起来,把相关的专业汇集做一个“产业学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将联合川渝的几所学校一起打造工业软件西部大本营。” 成都工业学院副院长/博士李晓钰
会议最后由当选的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丘总做最后的总结,他提出共同体六点工作规划。第一,共同体坚持需求驱动,就业闭环相结合。第二,企聘教师和在职教师相结合。第三,国产化和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第四,卓越工程师学院和产业学院相结合。第五,竞赛认证和实训培训要同步开展。第六,呼吁所有有志之士策马当先,率先垂范,为中国工业软件人才培养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会人员合影
本次理事会筹备会通过建章立制,理事单位推选健全共同体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打造开放、专业、可靠的工业软件行业产教融合环境及平台。未来,共同体将通过工业软件课程及认证体系建设、应用型/开发型人才培训、师资建设、技能竞赛等活动,协同工业企业与工软企业联合技术创新及推广,产业行业动态跟踪与政府政策研究(公共智库)等工作不断促进产业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同时,期待更多的高校院所、工业企业、工业软件企业加入到工业软件人才培养建设队伍中,集众智聚众力,共同推动我国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分类:
共同体-通知公告
|